我院核医学科成为“东部神经核医学协作组”成员单位

作者:王蓉 赵倩时间:2025-03-26点击数: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我院核医学科成为“东部神经核医学协作组”成员单位

 

    全球约有55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,中国患者超1000万(占全球1/4以上)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,阿尔茨海默症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挑战。为应对这一难题,2025年3月15日,由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的“东部神经核医学协作组启动会”在上海隆重举行。本次会议聚焦Amyloid-PET技术发展与区域协作,旨在推动东部地区神经核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协作,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家医疗机构的核医学专家、学者及临床医师参加。我院核医学科作为成员单位之一,受邀参加此次盛会,为推动东西部科技合作、提升宁夏地区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诊疗奠定坚实基础。

2114eee95c452154aeb4c68e4c9bffe




8ea25dcb5a372347c514a837e17f2ba

 

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左传涛教授主持。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鸣伟教授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管一晖教授致辞,强调协作组成立的重要意义,呼吁通过跨区域合作提升神经核医学诊疗水平。随后举行的“东部神经核医学协作组授牌仪式”将会议推向首个高潮,协作组的成立标志着东部地区神经核医学资源整合与协作正式启动。我院核医学科作为成员单位之一,将积极参与协作组的各项工作,为推动区域间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贡献力量。

 

33dd8b699903597217f0389d15a1c24

 






8e4a83f75364fef172dbe33ca0e8104


d151e7a7459ec355d3a4e0dd23d5db5




学术盛宴:聚焦Amyloid-PET技术前沿

会议围绕“Amyloid-PET技术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”这一核心议题,展开多维度探讨。华山医院张政伟教授详细解析“Amyloid-PET药物合成的质量控制”要点,强调标准化流程对结果可靠性的关键作用。朱毓华教授结合临床实践,系统介绍了“Amyloid-PET设备质控与图像采集”的最新规范。黄琪教授深入讲解“从SPM到Centiloid的定量分析技术”。

吉林大学赵红光教授分享了“Amyloid-PET读片方法与诊断要点”。北京师范大学崔孟超教授介绍了“神经疾病新型探针的研发进展”。我院核医学科赵倩教授指出,Amyloid-PET标准化质量规范及定量体系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诊疗的基础,新的神经影像标志物的不断涌现,将为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一体化提供新思路、新方法。

多维互动:专家共议临床挑战

在点评与讨论环节中,苏州大学裴之俊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邢岩教授、北部战区总医院陆国秀教授等专家,就Amyloid-PET技术的临床应用难点、区域协作机制展开深入探讨。福建医科大学李仲友教授主持讨论,强调“技术标准化”与“数据共享”是未来协作的重点方向。会议尾声,管一晖教授(华山医院)总结指出,协作组的成立将加速东部地区神经核医学资源的整合与技术创新。会后,部分参会者前往华山医院西院PET中心观摩Amyloid-PET检查流程,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技术交流。

未来,我院核医学科将以协作组的宗旨为指引,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带领下,积极参与学术交流、技术标准化建设及多中心合作研究,共同探索神经核医学领域的前沿方向,努力将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相结合,为提升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诊疗水平贡献力量,助力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。 

 

 

主办: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  地址: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胜利街804号

Copyright©2016     版权所有: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